NBA選秀 NBA選秀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于每年的6月底在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參加選秀的球員必需年滿19歲,美國本土球員還必需滿足高中畢業至少一年的要求。 理論上所有球隊每年都會分得兩個選秀權,但實際上由于選秀權可以用來交換,往往會造成有些球隊在某年選秀大會上成為看客,例如今年的騎士、掘金、猛龍和開拓者。 選秀大會分兩輪,每輪30個順位。第二輪(31~60順位)是直接按照球隊在常規賽的成績的倒序來排列的。第一輪后十六個順位(15~30)是進入季后賽的十六支球隊按照常規賽的成績的倒序來排定;1~14順位則屬于未能進入季后賽的十四支球隊,不過并非是直接按照常規賽成績來排列,而是先通過抽簽決定了前三個順位的歸屬,然后再按成績順序排定4~14順位。也就是說,沒有進入季后賽的十四支球隊都有機會獲得前三號選秀權,只是成績較差的球隊比較好者贏取的幾率大。根據規則,常規賽成績最差的球隊將有25%的幾率獲得頭號選秀權(即所謂的狀元簽),成績倒數第二的球隊有19.9%的幾率,而十四隊中成績最好的球隊獲取的幾率僅有0.5%。前三號的選秀權的抽簽通常在每年的5月進行。 球隊在選中新秀之后可以選擇和他簽約,亦可以放棄或者直接交換出去,如果新秀遭到放棄,他將成為自由球員(非受限制),如果是交易的話還沒獲得合同的新秀與選秀權一樣是薪金價值為零的。球隊與新秀簽約后,60天內不能把他交易出去。如果新秀不愿意與選中他的球隊簽約,而球隊又不同意交易或放棄他的話,該新秀在一年內將不能和其它NBA球隊簽約,挑選他的球隊保留有一年的簽約權;該新秀還可以參加下一年的選秀。 |
NBA黑人球員 在成立初期,NBA的球員和教練全部由白人組成。1947年,美籍日裔的三阪亙被紐約尼克斯首輪選中,成為了NBA歷史上首位非白人球員,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加盟NBA的亞洲人[10]。不過三阪亙在1947-48賽季僅僅為尼克斯隊出場三次貢獻了七分后就被裁掉了。1950年,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在第二輪選中了來自杜肯大學的黑人球員查克·庫珀,這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入選的黑人[11],同年一起被選中的還有“糖水”納特·克利福頓(紐約尼克斯)和厄爾·勞埃德(華盛頓首都),克利福德在三人當中最先獲得了球隊合同[12]。1950年10月31日,勞埃德在華盛頓首都隊與羅徹斯特皇家隊的比賽中登場,黑人球員首次踏上了NBA賽場[13]。盡管當時美國的種族歧視仍然相當嚴重,不過隨著比爾·拉塞爾、威爾特·張伯倫等人在球場上不斷創造佳績,黑人球員逐漸被球迷們接受并成為了NBA的主角。進入90年代后,黑人球員在數量上開始超越白人球員。2006-07賽季,黑人球員占NBA所有球員的比率已經達到75%,黑人主教練亦占NBA所有主教練的40%[14]。 1966年,比爾·拉塞爾成為NBA首位黑人主教練,他作為球員兼教練帶領波士頓凱爾特人獲得了1968和1969年度的總冠軍;而NBA亦成為了第一個擁有黑人主教練的職業體育聯盟。NBA的首個黑人總經理和球隊老板分別出現在1972年和2002年。 |
NBA勞資關系 NBA球員工會稱作國家籃球球員協會(NBPA),由前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球星鮑勃·庫錫于1954年建立[20],負責代表球員與球隊老板進行談判,并維護球員們的利益。工會執行主管是比利·亨特,工會現任主席是來自洛杉磯湖人隊的德里克·費舍爾。勞資協議(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簡稱CBA)是NBPA和NBA達成的一個合約,是所有球員合同的基礎。最新的一份勞資協議是在2005年簽訂的,使用期限是2005-06賽季至2010-11賽季,NBA有權將協議延長至2011-12賽季。如果雙方在談判過程中意見分歧很大,未能達成共識,很有可能會造成停擺。1998年,由于NBPA拒絕NBA提出的將球員工資由占BRI的57%降到48%和設立硬工資帽的提議,NBA從7月1日起關閉球館并停止一切商業活動,直到第二年的1月20日雙方達成協議簽訂了新的CBA。這次長達7個月191天的停擺是NBA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停止運作,1998-99賽季常規賽最終被壓縮到50場,同時全明星周末亦停辦;球員損失工資達到四億美元,而球隊及NBA聯盟損失接近十億美元 NBA球員合同 根據最新的勞資協議,任意球員與球隊簽訂的合同最長年限為五年(使用拉里·伯德條款為六年),年薪漲幅最高為8%(使用拉里·伯德條款為10.5%);年限超過四年(包括四年)的合同經過三個賽季后可以被延長,延長合同的第一年薪金不得高于原合同最后一年的110.5%;合同里可以包含球隊選項、球員選項以及球員提前終止合約選項中的其中一項或多項附加條款。勞資協議同時規定了球員工資的上下限。2007-08賽季在NBA效力十年以上的球員將至少可以得到1,219,590美元的年薪,而首次參加NBA的球員(包括新秀)的最低年薪是427,163美元;底薪每年上漲3.5%。球員可以得到的最高工資隨著NBA球齡而不同,少于六年球齡為900萬與工資帽的25%中的最大值,七到九年球齡為1100萬與工資帽的30%中的最大值,十年以上為1400萬與工資帽的35%中的最大值。同時NBA亦規定了球員最高工資不得少于上一年工資的105%,由于薪金漲幅關系,球員可以拿到超過當年最高年薪上限的工資。如2006-07賽季全聯盟薪水最高的凱文·加內特(明尼蘇達森林狼)的工資是2100萬美元,遠遠高于最高年薪上限的1743.7萬美元[22]。 第一輪新秀的新秀合同期限為四年(后兩年可選擇執行或放棄),球員在第二個賽季前可以選擇執行第三年的合約或成為任意球員,如果執行了,在第三個賽季前還可以選擇執行第四年的合約或成為任意球員。當新秀完成四年合同后,他將成為受限制任意球員。 十日合同(10-day Contract)是賽季中后段球隊為了應付由于傷病或其它原因缺乏人手的問題與任意球員簽訂的臨時合約,期限為十天(或三場比賽,取較大值)。一支球隊與一名球員在一個賽季內只能簽訂兩次十日合同,如果第三次簽約則必須把期限延長到賽季結束,同時球隊的十日合同的數量不得超過傷病名單的人數。十日合同在每年1月5日后才允許簽訂。 NBA任意球員 任意球員(Free Agency)包括受限制和非受限制的,區別在于,當受限制任意球員(Restricted Free Agency)與新球隊達成協議(新球隊對球員只能提供邀請合同(Offer Sheet))的時候,如果球員原屬球隊在15天內開出同等價值的合同,那么將可以留住這名球員;非受限制任意球員則不受原屬球隊的任何約束。 首輪新秀在完成四年的新秀合同后將自動成為受限制任意球員,而其他任意球員如果在NBA效力的時間不足三年的也是受限制的。不過,沒有執行新秀合同第三或第四年選擇條款的首輪新秀、或者被球隊選中后放棄的新秀將成為非受限制任意球員。 NBA球隊交易 在NBA,薪金上限以下的球隊可以任意進行球員交換,不過鑒于NBA球隊的總薪金基本上都在工資帽以上,球隊在交易過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交易球員特例(Traded Player Exception),另外還有底薪球員特例和傷殘球員特例。按照交易球員特例,球隊在即時交易(Simultaneous Trade)中轉入的總年薪不得高于轉出總年薪的125%+10萬,可以涉及多名球員;而球隊在非即時交易(Non-simultaneous Trade)中只能送出一名球員(交易籌碼甚至可以不是球員),交易出現的合同差額將作為一個“交易補償”,由轉出高合同球員的球隊獲得,這個“補償”可以用到同年或下一年的交易中,不過通常是跟選秀權搭配來使用,因為選秀權在交換過程中薪金價值為零。NBA還規定連續兩年的首輪選秀權不能同時送出。球員在交易過程中最多可以使用300萬現金,但是現金的薪金價值同樣為零。 NBA球隊薪金上限及豪華稅 球隊薪金上限(Salary Cap)亦稱工資帽,是由上一賽季的球隊相關收入(BRI)的51%減去分紅后,除以球隊總數(30)得出的可用于球員工資開銷的最大限額。球隊總薪金如果超過了薪金上限,將不能簽約任意球員(但是仍然可以利用特殊條款來獲得任意球員)。NBA亦設有豪華稅水平線,由上一賽季BRI的61%減去分紅后再除以球隊總數(30)得出,總薪金在該水平線之上的球隊需向NBA交納豪華稅,對超出的數額征收100%的稅款。不過NBA同樣設有球隊總薪金的下限,取值為工資帽的75%,如果球隊工資總額達不到這個數目的話也要罰款,款額將退還給該隊球員;但是基本上所有球隊的薪金總額都是在工資帽以上的。每年7月1日起,將會有一段至少一個星期以上的時間為球員交易保護期(Moratorium Period),期間球隊不能與任意球員簽約以及交換;保護期結束后的第一天,NBA將宣布下個賽季的薪金上限、豪華稅水平等相關內容,而從宣布的一刻起,新賽季的球隊交易將正式展開。 |
NBA球員和教練 NBA球員大多數來自美國大學籃球聯賽(包括NCAA、NAIA、NJCAA等),當然也有直接從高中加盟NBA的,不過新的勞資協議對高中球員作了限制,要求必需在高中畢業一年后才能參加選秀[。近年來隨著NBA在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拓,參加NBA的國際球員也日益增多;海外球員一般來自各國的籃球聯賽,他們可以參加選秀或者直接跟球隊簽約。球員比例方面,黑人球員是NBA的主導,一直保持在70%以上。 NBA教練菲爾·杰克遜在與裁判爭論NBA球衣及服裝由阿迪達斯統一贊助,不過球鞋是一個例外——球員可以擁有自己的球鞋贊助商。另外NBA制定有球員服裝令(Player Dress Code),球員在參加聯盟及球隊的非比賽及訓練活動中必須穿“商務休閑裝”。球員在比賽場上的不文明行為(辱罵、打人等)都會受到NBA的罰款甚至禁賽處罰;NBA還規定了球員在比賽期間不得沖上看臺。 與球員不同,NBA主教練盡管沒有受到服裝令的約束,但他們在每場比賽都穿上整齊的西服在場邊指揮,頗顯紳士風度。NBA對主教練的一條重要規定是,在比賽進行過程中主教練不得離開替補席周圍28碼的范圍,或越過球場邊線[26],包括和裁判爭論的時候,否則就會被判技術犯規。 |
NBA籃球名人堂 NBA球員可以獲得的最高榮譽就是入選籃球名人堂,全稱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不過名人堂并非專門為NBA而設,而是表彰全世界為籃球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和團隊,包括籃球運動員、籃球教練、籃球裁判、籃球隊伍以及在其它方面為籃球奉獻的人。2007年入選名人堂的NBA名人是曾九次帶領球隊奪得NBA總冠軍、現洛杉磯湖人隊主教練菲爾·杰克遜[28]。 NBA50大巨星是NBA在1996-97賽季為紀念NBA成立50周年而評選出來的,這50名球員總共拿到了107個總冠軍,49次最有價值球員,17次最佳新秀以及36次得分王,他們一共447次入選全明星賽,得分總和達到923,791分,籃板總數410,327個(評選當年的數據
中鋒
TNT的“下十大巨星” |